• 熱烈祝賀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鄧勝祥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發布者:蘇鵬源發布時間:2023-05-08瀏覽次數:10


    近日,俄羅斯自然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RAEN)官網公布了新當選院士名單,我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鄧勝祥教授通過院士推薦、形式審查、材料審核、答辯、學部選舉、主席團審議等流程,經嚴格的學術評審和遴選,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長庫茲涅佐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執行副院長兼發展總經理博拉耶夫向鄧勝祥教授發來賀信,祝賀他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希望他為中俄兩國的持續發展開展創造性和富有成效的科學和技術合作。

    鄧勝祥,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IF: 3.858) 的客座主編、IEEE高級會員、國際權威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mbustion論文特邀評閱人Reviewer,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mbustion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Sustainab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Decision Analytics 特邀撰稿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特聘專家,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儀表技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發改委節能專家,中國鋁業電解鋁節能技術專家,長沙山水節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統節能專業首席科學家兼MOAR項目總顧問,湖南省、浙江省、河北省、廣東省、江西省自然科學類咨詢評審專家,第二屆能源與環境國際學術會議組委會主席,2012能源分布式控制與智能環境監測國際會議組委會主席,2022智能能源國際會議組委會主席。

    鄧勝祥教授主要從事“碳達峰、碳中和”等節能減碳及新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在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在國內外知名學術刊物及各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論文1篇,SCIEI收錄5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及國家級規劃教材4部,申請和授權專利17項,主持制訂國家行業標準2項、省級地方標準5項,主持及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工信部-世界銀行聯合項目、中國博士點博導基金、國家留學人員回國基金、國際合作項目、湖南省“十三五”工業節能重大規劃課題、湖南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沙市科技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及各類橫向科研項目7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8項,指導大學生獲國家級科技競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以上獎勵4項,2015年獲西南鋁優秀教師獎,2017年被評為優秀班導師,2023年獲中國石油化工和自動化協會杰出科技人才獎。

    鄧勝祥教授及其領導的團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系統地開發出近20種高能耗工業窯爐的仿真優化節能軟件,應用于中國鋁業公司等十余家大型企業,已產生經濟效益二十多億元,獲專利近20項,軟件著作權2項。改造后的工業窯爐能耗降低530%該成果先后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針對重渣油粘度大、燃燒效率低、污染大等生產現場難題,鄧勝祥教授主持開發了改質燃燒技術。該技術已獲得一種處理低熱值燃料的氣化方法及其裝置ZL02 1 50100.9等授權專利4項,節油率達6%15%,并在十余家大型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推廣應用,2012年該技術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根據工業爐窯低溫煙氣腐蝕性大、水份含量高、溫度低、余熱回收利用難、浪費嚴重等實際情況,主持開發了低品位煙氣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該技術可降低主體設備能耗約20%,節水與減排效果顯著,已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且已大面積推廣應用,產生經濟效益5億多元。

    針對焙燒爐頂部溫度高、散熱損失大,能耗高,頂部抗壓性差、易開裂,現有保溫方法難以滿足生產要求等“卡脖子”問題,鄧勝祥教授主持了基于熱平衡與安全的高效保溫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發明了一種適于陽極焙燒爐的頂部保溫裝置(CN201610250560.1),該裝置是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保溫效果好、抗壓強度高、能實時檢測保溫面溫度波動和壓力變化、使用壽命長、運行維護工作量小、運行成本低的陽極焙燒爐頂部保溫裝置。

     通過對星級賓館熱力鍋爐、供汽系統、熱水系統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候選人主持開發了一種基于空氣熱源與乏汽余熱互補的衛生熱水制造方法。采用該方法以后,經空氣源熱泵一次加熱生產的低溫熱水不需循環,可省去非直熱式熱泵制造熱水時需要增加以電能為動力源的循環泵;而且,經熱泵冷卻后的冷空氣在夏季時直接排放在洗衣房等高溫場所內代替洗衣房等高溫場所的制冷空調,以節約電能;乏汽、冷凝水也不再直接排放在洗衣房內的地溝里,而是通過乏汽余熱回收設備和回收管道直接進入熱水補水池,一方面減輕洗衣房內的潮濕現象,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洗衣房環境溫度,對洗衣房的設備和員工的身心健康都大有好處。該方法目前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候選人將該技術推廣應用至湖南金源大酒店、佳程大酒店、五華大酒店、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等單位,將酒店、賓館夏季生產的衛生熱水的能耗(如柴油或天然氣消耗)降為零,酒店賓館平均能耗降低25%左右,每年節約軟水3000t,獲得酒店賓館和學校等用戶單位的一致好評。

    通過揭示山地風電場微觀和宏觀選址的客觀規律,構建了山地風電場快速測風與風能資源評估的簡易方法和程序,極大地縮短了風電場測風周期,提高了風能資源評估的準確性;通過開展面向山地風電場的規劃選址、可行性研究、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與安全預評估等項目前期研究,主持選定了汝城東崗嶺、新化維山、沅陵圣人山、衡東金覺峰、桂陽方元、新邵龍山、攸縣紫云峰、雙峰仙女殿、攸縣太和仙等山地風電場二十余座,為我國中部山區風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做出了杰出貢獻,累計產生經濟效益50多億元。

    在能源審計、節能評估、能源規劃與節能監察領域,鄧勝祥教授主持編制了我國《工業節能監察創新機制與“十三五”推進計劃》、《湖南省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十三五”發展戰略》等國家與地方“十三五”節能規劃、《冶金石灰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及計算方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及計算方法》等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7項,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工業企業節能評估審計提供標準。

    此次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標志著鄧勝祥教授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已經達到了國際頂尖水平,為我校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我們相信,在鄧勝祥教授的帶領下,未來我校在能源開發、轉化利用、節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將會更加深入、更加廣泛,為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發展和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社會性科學院,于1990年由俄羅斯多位知名學者及科研機構發起成立。該院現有1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70余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30多名俄羅斯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及20余名其它科學院院士,其中外籍院士來自47個國家。中國有多位兩院院士也曾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 www.567jjj.com